close

2009牛年犯太歲如何化解﹖


犯太歲,不怕.附上安太歲之吉日時


 


    


2009年(己丑,牛年),太歲神:潘佑大將軍
   
太歲神,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君」、「歲星」、「歲神」、「大將軍」等,也就是一年之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統管眾神明,有「一年之中的天子」之稱。


事實上,太歲就是木星,又名太陰、天一、青龍,木星運行軌跡與日月及其他星辰方向相反,是由西而東,繞太陽一圈為地球十二年(11.86)。(生年地支與木星六合)


 


「安太歲」的信仰儀式,有南北兩種由來。


南:宋朝以來,民間多了「鎮宅」之觀念,而「太歲」則普遍被認為會帶來凶煞的神衹,因此如果房子的風水不好、或隨著流年變遷而造成風水之困厄,就可以使用「太歲鎮宅符」來鎮煞、趨吉避凶。後來這種安奉「太歲鎮宅符」的習俗,逐漸變成安奉太歲符,所以現在台灣、香港等地方所看到的太歲符,上面都有「鎮宅」的字樣。也漸漸脫離原本的鎮宅因素,成為單純的消災解厄。


 


北:金章宗(AD1189-1208年)在位時,母親生重病,金章宗命令文武百官在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祀奉太后的本命元神,此後北京就有了祭祀本命元神的「順星」習俗。因為太歲神與本命神在後來就融合在一起,清代以後就變成祭祀太歲神。由於太后的生辰是正月初八,因此以後北京的順星和其他地區的安太歲,都在正月初八舉行。


 


從上述安太歲的來源可以知道,原本安太歲是沖犯太歲的人,自行在家裡面進行的。早期,信徒多於春節前後,在家以紅、黃色紙,書寫上「本年太歲星君神位」或「本年太歲星君到此」或「一心敬奉太歲星君」等類之字樣,貼在家中,早晚焚香禮禱。年底時,再將紙撕下焚化,「送神上天」。後來就變成一套安太歲的儀式,如太歲符、太歲神像等。


今日社會型態變遷,信徒無法天天早晚焚香禮禱,就大多由寺廟代為舉行祭祀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737t209 的頭像
    t737t209

    和霖姑娘の部落格

    t737t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