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霖姑娘不解為何有如此殘忍的老師,捨得對小孩子下手這麼重?還三個老師聯手……這社會到底怎麼了,孩子不是應該用來疼愛的嗎?這叫家長怎麼放心將自己的孩子交給學校?而除了學校賠錢,那三位男老師難道沒有任何的刑責???


 


兒癲癇致死? 母自力蒐證翻案(真相大白)


三年前,屏東市唐榮國小特教班一名特教生謝昀達,莫名在學校猝死,當時學校跟媽媽說,孩子是因為癲癇發作導致死亡,不過媽媽不相信,於是她自己蒐集證據,甚至找到了兒子死亡前遭到老師毆打的影像,沒想到一審敗訴,不過她沒放棄,繼續努力,最後終於向法官證明孩子是被老師打死的,二審判決大逆轉,學校有業務過失必須賠償兩百六十九萬,我們今天也獨家訪問到這個痛苦的媽媽,她說,為了找出真相,過去的每一天,她強迫自己要不斷觀看孩子的死亡過程,提醒自己,一定要替寶貝兒子討回公道。

相片中這個帥氣的小男孩,叫做謝昀達,甜甜的笑容,白白的皮膚,在爸爸身邊還會撒嬌的要親親。儘管昀有發展遲緩的問題,但是在爸媽的心中,他就是個可愛的小天使。但沒想到三年前,昀達卻在學校死亡,這讓謝媽媽簡直無法接受,天天只能看照片流淚。學校告訴媽媽昀達是癲癇發作,但是媽媽不相信,於是努力自己蒐集證據,沒想到卻讓他發現了可怕的真相。

這一段影像,是9672號下午一點多,昀達被老師用棍棒打倒在地的樣子。當時老師還壓在昀達身上,其他兩名老師也上前幫忙壓制。昀達掙脫後,老師像抓了狂,拉起他拋出去,導致頭部重重著地,接著三小時後昀達送醫不治。事後媽媽悲痛的要告學校殺人,沒想到一審判決昀達是因為癲癇死亡。

但謝媽媽不放棄,繼續追蹤沒想到她又發現,昀達死亡當天被打了不只一次。因為上一段影像是一點,接下來是兩點多,昀達因為被打,一個人躲在角落擦眼淚,也許他想回家就站了起來,沒想到老師居然又重擊他的下巴,不讓她走。一次、兩次,痛的昀達,抱住老師大腿不停哀求不要打了。

接著在44分,這最後一個進教室的背影,也是昀達最後的身影。這些年來謝媽媽的日子,都在算幾點幾分兒子被打,幾點幾分兒子在哭,她每天每天都強迫自己看兒子死前的過程,從悲痛裡找出真相繼續上訴。終於法醫判定謝小弟的死因,是因為腦被內出血,並不是癲癇。因此二審判定學校要賠謝媽媽269萬,這個遲來的正義並沒有撫平謝媽媽的痛,她只能隨身攜帶寶貝昀達的合照,她只希望時光能夠重來,孩子能夠回來。


 


(三年前學校處理此事的過程,當時學校竟掩蓋事實)


特教班學生癲癇發作死亡 母畢業典禮抗議






【大紀元6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二十一日電)屏東市唐榮國小特教班六年級學生謝昀達在上月二十九日因癲癇發作死亡,謝昀達的母親不滿學校未緊急送醫,今天學校舉行畢業典禮,謝母到學校舉白布條抗議,要學校還公道。


謝昀達兩歲喪父,母親獨自撫養他和兩個姐姐長大,謝昀達在七歲時因一場大病而智能不足,並罹患癲癇,五月二十九日,謝昀達在知動教室癲癇發作倒在軟墊上,送醫不治死亡,謝母不滿學校未緊急送醫,而是通知家長,事發後,也未通報警方,而是由家屬通報警方。整個事件進入司法程序。


學校通知家屬今天為謝昀達領畢業證書,謝母帶著兩個就讀高中的女兒,以及一些親友,頭綁抗議白布條,由女兒捧著謝昀達的照片,到學校抗議,要學校還謝昀達一個公道。


謝母強調,學校有校護,為何謝昀達癲癇發作時,未做及時的判斷送醫,而是打電話給她,她要學校送到有病歷的寶建醫院,但孩子送到寶建醫院時昏迷指數已是三,這中間,到底有多少時間延誤?


事發後,謝母與校長李茂祥以及教育局長顏慶祥進行協調,謝母對於李茂祥說「孩子是死在醫院不是死在學校,和學校無關」,以及顏慶祥說「又不是殺人放火,為何要報警」的說詞不滿,今天不斷強調,這種說法是欺負她「孤兒寡母」。


謝母原本要帶著謝昀達的照片領畢業證書,後來改變主意,由親友開著小貨車,載著棺木,在學校校門口行駛而過,做一個象徵性抗議。


謝母說,事發時,老師沒有想要救孩子,領畢業證書已沒有意義。


校長李茂祥表示,整件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就由司法來判決,發生這種事,學校心情也沈痛。


學校老師表示,謝昀達在學校偶爾會癲癇發作,發作後會恢復,五月二十九日當天,謝昀達在知動教室發作倒地後,曾經一度自己爬起來,二十分鐘後又再發作,卻倒地不起,老師觀察不對,才趕緊通知人在鳳山市的謝母,當時,謝昀達的阿姨有到校,陪同送醫。


學校老師說,謝昀達送到寶建醫院時,檢查無外傷,但轉送到義守大學附設醫院時做電腦斷層掃描卻是顱內出血。


由於義大醫院的診斷是顱內出血,謝母在給記者的新聞稿中指出,謝昀達頭部傷痕累累,如果不是外力,不會如此。


整個抗議行動在校門口和校園內,不是在舉行畢業典禮的會場,因此,畢業典禮正常舉行,並未受到驚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737t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